10.13610/j.cnki.1672-352x.20140620.001
土壤中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研究
通过对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利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筛选得到产纤维素酶的真菌J-25,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8S-ITS-5.8S区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格孢腔菌属(Phaeosphaeria),定名为Phaeosphaeria sp.XJ-25.在研究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培养时间、起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通气量对菌株XJ-25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的酶活及滤纸酶(FPA)的酶活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CMC酶活达到最大的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麸皮0.16 g·L-1)、尿素10.06 g·L-1、培养基初始pH 3.25、接种量4.13%,CMC酶活达到23.871 U·mL-1. FPA酶活最大的发酵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麸皮0.16 g·L-1)、尿素10.12 g·L-1、培养基初始pH 3.41、接种量4.22%,FPA酶活为8.653 U·mL-1.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超过40℃,该酶活力显著下降.最适反应pH为5,在pH 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
纤维素降解真菌、筛选、响应面法、纤维素酶活性
41
S154(土壤学)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408085MD75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3A113共同资助.
2014-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5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