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油菜品种对菌核病抗病性差异的生理生化分析
为了探讨不同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病机制,以2个抗病品种中油821、德油5号和2个感病品种皖油14、杂优1号为材料,采用草酸浸叶以及不同致病力的核盘菌菌株NG4、WW2接种不同抗性的油菜品种后,对其叶片中丙二醛( 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接种时4个油菜品种MDA含量差异很小,接种发病后抗、感材料MDA含量均增加,但感病材料MDA含量明显高于抗病材料,且上升的幅度大.未接种时抗病材料Pro的含量高于感病材料,接种发病后Pro含量都上升,但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感病品种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性品种接种后24 h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达到最低值,48 h达最大值,后下降但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含量24 h达到最大值,后降低.
油菜菌核病菌、品种、抗病性、草酸、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39
S435.654(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16;安徽省现代产业油菜体系专项经费资助
2012-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7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