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2162.2020.05.012
牡蛎多肽对运动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牡蛎多肽对运动性疲劳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牡蛎多肽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1·d-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力竭性游泳方法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末次力竭运动结束后处死大鼠,检测血乳酸(BLA)、尿素氮(BUN)含量,线粒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丙二醛(MDA)水平,呼吸链复合体(RCC)Ⅰ~Ⅳ活性、ATP合成能力、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情况,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TFAM)表达情况.结果 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线粒体中GSH-Px、Mn-SOD活性、RCCⅠ~Ⅳ活性及ATP合成能力降低,BLA、BUN及MDA含量升高,MPTP开放程度增加,PGC-1α、TFAM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牡蛎多肽各剂量组线粒体GSH-Px、Mn-SOD活性、RCCⅠ~Ⅳ活性及ATP合成能力上升,BLA、BUN及MDA含量下降,MPTP开放程度降低,PGC-1α、TFAM蛋白表达上升(p<0.05或p<0.01).该研究显示牡蛎多肽可改善大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保护线粒体免受损伤,并通过提升呼吸链复合体活性提高ATP合成能力,同时还可上调线粒体转录因子PGC-1α、TFAM的表达,对运动性疲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牡蛎多肽、运动性疲劳、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机制
44
R377(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郑州师范学院课程体系研究项目
2020-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