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616X.2009.06.014
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成熟-染色体分析技术的建立
背景与目的:初级卵母细胞生长过程中对理化因子反应敏感,拟建立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成熟(IVG)-染色体分析技术,为生殖毒理学提供有效的检测模型.材料与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法从12~14日龄昆明小鼠的卵巢中分离出直径为140~160 μm的腔前卵泡,单个卵泡放入微液滴培养体系中,隔天半量换液,连续培养10 d,对成活卵泡体外诱导超排,于16~24 h后,检测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分别计数停滞在生发泡期(GV)、生发泡期破裂(GVBD)和排出第一极体(PB)的卵母细胞数,对卵母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分析,并与体内发育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体内超排成熟卵母细胞(IVC)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从4只小鼠卵巢中分离得到332个腔前卵泡,培养早期卵泡直径增长显著,随后呈"摊鸡蛋"样生长,部分形成假腔.培养10 d后存活率为95.78%(318/332).激素诱导排卵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排出率72.01%(229/318),其中11.80%(27/229)停滞在GV期,39.30%(90/229)发生GVBD,47.16%(108/229)发育成熟,排出第一极体(PB),1.74%(4/229)发生孤雌活化.IVG与IVM、IVC两种方法获得的卵母细胞染色体对比分析,未见明显的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 结论: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成熟,可获得与体内生长相同的成熟卵母细胞,染色体分析未见异常,可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殖毒理学体外检测与卵泡发育机制研究模型.
生殖毒理、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
21
Q25(细胞生理学)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02156;深圳大学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05027
2010-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6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