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616X.2000.03.019
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与肿瘤
@@ 应用加氯的方法进行饮水消毒,以达到杀灭水中的病原菌,防止通过饮水而发生肠道传染病是一种可靠的方法.饮水氯化消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新泽西洲[1].12年后的危亚加拉瀑布城开始使用液氯进行饮水消毒.从此,世界各国都采用氯化消毒的方法进行饮用水的消毒.但到1974年Bellar等报道了氯化消毒后饮水中形成三卤甲烷(Trihalomen-thems,THMS)和其他卤代物[2].继后,1975年Symons又报道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在全国范国内的80个城市调查结果得出:所有用氯消毒的城市其饮用水中都存在THMS.1976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报道,氯仿能引起雄性大鼠肾小管细胞腺癌和雌性小鼠肝细胞癌.从此,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致使国内外的学者对饮水氯化消毒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现场的调查.关于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问题概括为:氯化副产物的来源;氯化副产物的种类;氯化副产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氯化副产物致突变性研究;氯化副产物致癌性研究以及氯化副产物的防治措施.
饮水消毒、氯化消毒副产物、氯化副产物、水氯化消毒、饮用水、前处理方法、小鼠肝细胞癌、美国、肾小管细胞、可靠的方法、肠道传染病、雄性大鼠、世界各国、实验研究、三卤甲烷、环境保护、国内、防治措施、调查结果、城市
12
R123.5(环境卫生、环境医学)
2004-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