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在大平调唱腔教学中的传承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民族声乐在大平调唱腔教学中的传承研究

引用
中国古代乐论中,关于唱腔艺术早有记载:元代燕南芝庵所著《唱论》中记载了运腔的演唱方法:"凡歌一声,声有四节:起末、过度、揾簪、攧落". "揾簪"便是指演唱时对原曲调进行装饰润色,使之更为华丽.明代曲学家王骥德言:"乐之框格在曲,而色泽在唱",便是说音乐的结构在于作曲家创作的曲,而演唱者通过二度创作出乐曲的风味色泽.我国戏曲艺术中早有唱腔的记载,京剧中旦行的梅(兰芳)派、旦行的袁(雪芬)派、越剧中小生行的范(瑞娟)派、老生行的余(叔岩)派,都是在唱腔艺术上享有盛誉的流派.戏曲艺术深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动人

2021-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58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